鬼大师:超吓人的民间恐怖鬼故事大全,真实灵异事件合集,带你开启恐怖的午夜之旅!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标签列表

鬼故事大全 > 儿童故事 > 儿童历史故事 > 王昭君名字的来历

王昭君名字的来历

作者:励志历史故事 来源:幼儿历史故事 发布: (更新时间:2021-07-10 09:29:14) 栏目:儿童历史故事 热度:

阅读提示

您即将阅读的是由励志历史故事整理并发布于本站的一则儿童历史故事,截至目前,本文已被阅读247次,其中135人觉得故事很赞,18人觉得一般般。 本故事全文共419字,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祝您阅读愉快!

睡前小故事:每日一则短故事

三人出门,一带伞,一带拐杖,一空手。回来时,拿伞的湿透了,拿拐杖的跌伤了,第三个好好的。原来,雨来时有伞的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走泥路时,拄拐杖的莽撞地走,时常跌倒;什么都没有的,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时小心走,反倒无事。【感悟】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败在缺陷上,而是败在优势里。 故事讲完了,你、看懂了吗?!

王昭君名字的来历

史料记载

据班固《汉书·匈奴传》记载,“王墙字昭君”,“号宁胡阏氏”;《汉书·元帝纪》又称之为“王樯”。在范晔《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却称“昭君字嫱”。在两本重要史料中,就出现了四个不同的称号:王墙、王樯、王嫱、王昭君,导致后世对王昭君的姓名字号莫衷一是。

墙、樯、嫱

王昭君以民女被征入宫,初无封号,身份只是宫女,其名字也不会被注意。《汉书》第一次提到王昭君时,称其为“王樯”,“樯”字很可能如“拳夫人”的“拳”字一样,仅是与被征选入宫时的某种特征相联系。樯指船桅杆,王樯即为一位船载而来的王姓姑娘。而“墙”、“嫱”这两个字,都是樯字的同音假借。

昭君、宁胡

《汉书》说“王墙字字昭君”,《后汉书》却说“昭君字嫱”,从史料的冲突推断,“昭君”一称很可能是封号而非字号。“昭:日明也”,“昭君”即汉皇光照匈奴的象征。“王昭君”的含义则为代表汉家君王光临匈奴的王姓姑娘,这称呼应该是昭君出塞前夕被赐的封号。王昭君在和亲前地位只是宫女,不是皇室支系,不能封为公主,而和亲必须要有一定的身份,于是便只能按她具有“光明汉宫”的美丽和代表汉皇光照匈奴的政治使命赐封为“昭君”。

“宁胡阏氏”与“王昭君”一样,皆为政治含义丰富的称号,都是在和亲这件政治大事中,双方君王政治意图的反应,也是对和亲能取得良好政治成果的祝愿。汉元帝还因此事改元为“竟宁”,同样也透露出对此事的愿望。

结语

关于王昭君的史料非常少,在新的证据出现之前,只能由以上推论猜测:王昭君除姓王可以确定外,她的名、字都应属不详,很可能是本来就没有,后世因其政治封号才习称“王昭君”。

随机推荐也很赞

「儿童历史故事」田单的火牛阵

乐毅出兵半年,接连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了莒城(今山东莒县,莒音jǔ)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两个地方。莒城的齐国大夫立齐王儿子为新王,就是齐襄王。乐毅派兵进攻...

「儿童历史故事」周公辅佐成王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再说,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

「儿童历史故事」明开国谋臣刘伯温的惊人

那是在二十年前,大明王朝刚建立不久。一天,皇帝朱元璋正在宫殿内吃烧饼时,恰好内侍禀报,大臣刘基觐见,于是他赶紧宣召。 那么刘基何许人也?刘基,明代著名大臣,世称刘伯温...

本文标签:  

如果您对本类型的鬼故事感兴趣,敬请移步到儿童历史故事频道阅读更多!

友情提示 |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信息。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此击一键举报

文章来源 | 本文由作者【励志历史故事】整理发布于本站【儿童历史故事】栏目,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本站链接!

本文地址 | 王昭君名字的来历 https://www.029jtc.com/etlsgs/ertong_21168.html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栏目导航
合作伙伴
热门标签